提升行业盈利中枢与稳定性如果说本轮周期与以往的不同,毫无疑问当属自2016年以来开启的供给侧改革,从行业变化来看,改革红利改善了周期品过去盈利波动大的特点,提升了防弹板盈利稳定性。我们以钢铁为例予以详细阐述。
钢铁行业的供给端具备两个明显特点,资产重与集中度低,这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讲,往往容易面临囚徒博弈,即行业里单个厂商在可变成本没有亏损之前,都会选择把满负荷生产作为自身选择,因此,钢铁行业供给端理论上应当相对刚性。
不过,这点与市场的直观印象大不一样,过去钢铁行业潜在的产能弹性依然历历在目。理论上的刚性与实践中的弹性之间的背后核心差别,主要来自于官方统计口径之外的地条钢。
从工艺原理角度讲,地条钢是通过将回收废钢通电熔化的方式进行冶炼,吨钢耗电量往往较大,由于电价白天、晚上存在差异,这就使得该生产工艺往往会结合电价错峰生产,通常开工率较难超过50%。
也正因为如此,行业供给存在隐忧,一旦行业盈利恢复至足以覆盖白天电费上升带来边际成本增加,理论上这部分地条钢产能便存在产量翻倍释放的可能。这就解释了,为什么过去,钢铁行业行情往往容易牛短熊长,盈利无法高位稳定。